全国名中医赵继福带“名中医走基层”队伍走进吉林辽源
538766
2025 / 04 / 24
何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央企及民营企业对口支援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药材的代表。加快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对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2月,我局会同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提出以中医药与现代农业融合为重点,以提升道地药材供给能力、农民收入增长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创新服务机制,推行标准化引领、基地建设带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融合促动,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努力提升中药材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根据中药资源普查数据,结合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和中药材产业扶贫情况基线调查有关情况,我局编制完成《贫困地区生态适宜种植中药材推荐目录》,其中四川巴中市所辖的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适宜种植白芍、丹参、黄精、石菖蒲、佛手、大黄等22种中药材。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坚持标准引领、绿色发展、保护开发、产业融合等基本原则,聚焦重点、聚合资源、聚集力量,合力推进产业发展。
关于协调科研院所、中药企业在巴中建设中医药产业基地,建议按照《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的要求,由省农业农村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强标准化生产指导和监督管理,稳步推进生产基地建设;鼓励当地统筹支农资金、创新金融服务,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支持道地药材加工、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协调相关部委,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四川巴中发展道地中药产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