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仁心:重庆市云阳县红狮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医师李孝红的故事

中国好中医 273691 2025-04-24 15:14:17

他扎根山村35年,以仁心仁术守护当地群众健康,经常为患者垫钱看病——

一位乡村中医的仁心“账簿”

时间:2025-04-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版  作者:伍志成


30余年来,他常赊账和自掏腰包给群众看病拿药,每救一个人,每帮助一个家庭,他就会高兴好几天;他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夫妻二人扎根乡村,携手为老百姓治病;他是同事心中德高望重的雷锋式“好大夫”,用他的仁心仁术感染带动着身边的人。

重庆市云阳县红狮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医师李孝红的故事早已被外界所熟知。如今,57岁的李孝红已经扎根山村35年,他以一名共产党员不变的初心和一名医者仁心的坚守,温暖着一方百姓。对于李孝红来说,行医,是一种职业;行善,则是一种修行、一种情怀。

本图片来自中国好中医网站 www.zghzy.com.png

李孝红夫妻俩入户给村民诊断病情

“我以后就是你们的健康守护人”

提起李孝红,红狮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们对其称赞有加:“他是当地的名人,和乡亲们关系好得很。”

1986年,李孝红开始学医,跟师傅学、自学、进修学、职业学校学、成人高考学……李孝红的起点并不高,但他从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从学医到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这段路走的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我走得扎实,每一步都来自临床。”李孝红说。

除了勤奋好学,李孝红还懂得创新——他结合临床经验,探幽发微,形成了自己的独疗手法,治愈了诸多疑难杂症。

1991年,李孝红来到红狮镇九道村卫生室,成了一名基层卫生工作者,一干就是20余年。2012年,他被调到了中坪村工作。

刚到中坪村的时候,为了尽快与群众打成一片,李孝红自掏腰包,提着水果饼干到最贫困的老百姓家中了解情况。他这样对乡亲介绍自己:“我以后就是你们的健康守护人,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

后来,医疗卫生系统开始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为这事,他硬是把责任区内的住户又访了个遍,用一双脚板和一颗热心实现了当地百分之百的家庭医生签约率。

“要做好公共卫生服务这一块,必须对服务对象非常了解,让他们觉得你是可以相信、可以依靠的人。”李孝红提起与乡亲们的交情,言语中透出几分自豪。

“不够的钱算在我头上”

从医35年来,李孝红一直坚持“有钱没钱都可以看病”。“你不担心有的患者故意赖账吗?这种口子一开,卫生室还怎么开下去?”不少人提出疑虑。李孝红却将手一摆:“他们把命都交给我了,我还不放心他们的人品?钱和命比起来算什么呢!”

2023年3月,李孝红到红狮镇中心卫生院开会。走到卫生院大门口时,正好碰见村民李阳春弯着腰,双手抱腹,表情十分痛苦地从卫生院走了出来,他向前询问道:“你怎么了?是不是胃痛?”李阳春说:“医生说我得了胆源性胰腺炎,需要住院尽快手术才行,我没那么多钱治病,我只有回家。”“那怎么行!”李孝红说。

于是,李孝红便把他带进卫生院,给他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对医生说:“李阳春只有两千多块钱,你们给他治疗,不够的钱算在我头上。”

直到李阳春治愈出院,欠下的医疗费全部由李孝红结清,由于李阳春是低保户,生活困难。他回到家后,李孝红又给他送去了300元生活费。这让李阳春感动不已。

这样借钱给村民治病的事情数不胜数。

2017年的夏天,龙洞乡高建村的村民刘大叔,一大清早就带着儿子来到中坪村卫生室看病,李孝红初步诊断其为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到市级医院手术治疗。当时,家庭贫困的刘大叔就懵了。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李孝红结合国家对先天性心脏病救助和贫困户医疗帮扶政策,发动亲戚朋友为他捐款,共筹集了两万余元。刘大叔的儿子终于成功手术,并治愈出院,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李孝红的妻子王莹琼和他在一起工作。对于丈夫的善举,她轻描淡写地说:“现在患者欠我们的钱大概还有三十几万元,欠得最久的已十多年了。我们也没催,等他们挣到了再还。”

1994年,李孝红的师父看上了这个宅心仁厚的徒弟,于是把自己的二女儿王莹琼嫁给了他。“我爸就是觉得他心善,适合当医生,人品这一点是绝对有保障的。”提起丈夫,王莹琼一脸欣慰。李孝红没有让师父失望。

30余年来,夫妻二人不仅把小家经营得红红火火,而且还让他们的爱惠及了周边群众。李孝红心地善良,王莹琼的心更是柔软。夫妻二人一边行医,一边行善。面对需要帮助的人,赊账、借钱、上门看病、解决家庭纠纷、帮助留守老人种地……他们都已习以为常。

“我给你扎两针”

近年来,红狮镇中心卫生院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2023年9月,红狮镇中心卫生院被确定为重庆市首批61家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创建单位之一,还积极打造市级中医综合示范区。

当时的院长蒲云军决定加强中医科骨干力量,把李孝红从中坪村卫生室调到了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坐诊看病。

自从李孝红前往卫生院工作,老百姓也随之慕名跟随而来,同时带动了卫生院中医药业务大幅度提升。如今,李孝红的角色虽转变,但真情依然不变,还是那么乐善好施,温暖帮助着患者。

2025年4月,林大伯因眩晕无法正常生活、工作,遂前往红狮镇中心卫生院诊治。“我这病治疗的话,开药会不会很贵?”因为经济原因,林大伯担心负担不起。“我给你扎两针就好了,不用收费。”李孝红为其诊断后,采用针灸治疗方式为林大伯诊治。“没想到扎针治疗效果这么好。”林大伯开心地说。

“在日常诊治中,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独特疗效,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李孝红介绍,他在治疗胃炎、风湿骨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方面效果较好,擅长的中医适宜技术有穴位埋线、毫针、火运疗法等。

“每救一个人,每帮助一个家庭,我就会高兴好几天,我喜欢这种感觉。”李孝红腼腆地说,“我觉得自己就是雷锋的追随者。”

李孝红坚持“行医就是行善”的人生信条,默默奉献35年,在行医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价值的最佳坐标,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内心。(本报记者  伍志成)



上一篇:山东枣庄开展“中医药体重干预”行动 推动全市居民健康体重管理
下一篇:“岐黄赤子”培养工程中医临床精英班在河北内丘开班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