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中药产品违规事件敲响行业警钟,监管力度持续强化

中国好中医 191929 2025-05-07 14:39:29

多起中药产品违规事件敲响行业警钟,监管力度持续强化

近期,中药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广泛关注。多家中药生产企业因产品违规被查处,暴露出行业内存在的诸多隐患,相关部门已迅速采取行动,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在山东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质量抽检通告显示,经核查确认,有 6 家生产(配制)单位的 6 个品种共 6 批次药品抽检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4 款中药饮片问题突出,包括炙甘草(标示生产企业:河北胡氏宇博药业有限公司)、茜草(标示生产企业:河北康典药业有限公司)、麸炒枳实(标示生产企业:山东键心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以及酸枣仁(标示生产企业:河北智嘉药业有限公司)。这些中药饮片在含量测定、性状、水分、总灰分等关键指标上不符合规定,严重影响药品质量与疗效。此外,青岛金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环磷腺苷注射液出现 “可见异物” 问题;平邑县中医医院生产的化瘀消痔丸(54g / 瓶)微生物限度 - 需氧菌总数不符合规定。针对这些不合格产品,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相关药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督促企业查明问题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已对不合格产品采取查封、扣押、暂停销售、产品召回等控制措施,并依据法律法规对涉事企业及单位严肃查处,查处情况将在相关部门网站公布。


无独有偶,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曾通报,经多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国药集团冯了性(佛山)药材饮片有限公司等 15 家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 19 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涉及的问题包括鉴别(薄层色谱)、检查(药屑及杂质、水分、杂质)、含量测定(总黄酮醇苷、总黄酮)等多个方面。对此,四川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和单位暂停销售使用、召回问题药品,开展原因调查与整改,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并将公开查处结果。


在安徽省,安徽见琛药业有限公司因未经批准变更生产地址等违规行为被重罚。该公司在厂区南侧非认证车间生产黑顺片和清半夏,还存在虚假、欺骗行为,如企业负责人学历造假,部分产品分包装无记录等。安徽省药监局对其作出警告,没收违规生产药品,并罚款 60 万元,没收违法所得 1.1275 万元。此前,该企业已因药品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被要求暂停中药饮片生产、销售。此外,安徽道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因生产的白芍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被安徽省药监局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约 2.5 万元、罚款 58 万元,罚没款共计约 60.5 万元,并没收该批次不合格白芍超 46 公斤。该企业近年来多次因药品质量问题被通报。


湖北省药监局也公布了对湖北道地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该公司因生产销售中药饮片劣药蜜款冬花、炒僵蚕、土鳖虫、龙胆、白鲜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劣药以及罚款的处罚。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疾病治疗与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部分企业的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药行业的声誉,威胁公众健康。此次多起违规事件的曝光,凸显了加强中药生产全链条监管的紧迫性。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检验,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控质量关。相关部门表示,将持续加大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抽检频次与覆盖面,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中药产品质量安全,推动中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中药产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关注药品质量信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上一篇:全国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权威中医专家(按省份划分)
下一篇: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增加中医药内容: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作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