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药行业大盘点:政策红利推动、股价分化及研发竞赛并存
670246
2025 / 02 / 13
屈冰门诊工作照。
屈冰,曾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心肌梗死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的辨治上颇有心得。
中医疗效让人着迷
“最近鼻炎怎么样了?眼睛还痒不痒?”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呼吸科诊室里的屈冰正在了解复诊患者的近况,第一次见到屈冰时,你可能会疑惑这位头发花白、声音轻柔的医生怎么会这么受欢迎,即便需要排长队,门口的患者依然愿意等待。
“从踏入北京中医学院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中医的博大精深深吸引住了。”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后,屈冰已经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
九十多岁的张婆婆因为呼吸道感染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疗两个多月后,咳喘症状一直得不到缓解。屈冰参与了科室的联合会诊,根据辨证情况开具中药,使张婆婆的咳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屈冰认为,对于呼吸道疾病使用中医药治疗,可以让患者免去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弊端,保护其免疫功能的同时,与外治疗法相结合也可以增强患者体质,让免疫功能得到提高。“这么多年来,看着一个又一个治愈病例,中医药带来的惊喜让我着迷,每天都想要去学习钻研。”
患者信任是最大认可
屈冰从事肺系疾病领域的研究,还得从跟师晁恩祥教授说起,北京中医学院作为两人共同的母校便是结缘的开始。
晁恩祥作为中医药呼吸系统专家,不仅医术精湛,在中医肺病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首次提出的“风咳”“风哮”肺病理论,得到了中医学术界的高度认可,极大丰富了中医治疗哮病和顽固性咳嗽的理论与方法,有力促进了中医肺病理论的发展。
屈冰在临床实践中坚守恩师“从风论治”的治疗原则,针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慢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肺肾同治的理论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注重个体化治疗。“有一位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大泡的患者,同时还存在肺占位的情况,我采用养阴益气、调补肺肾、纳气平喘、活血化瘀治法,间以疏风、化痰、祛瘀、解毒,大概有半年的时间,他胸闷气短这些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屈冰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需要根据寒热虚实、标本轻重给予立法用药的治疗原则,同时强调治疗当根据不同阶段,审证论治,注意局部表现与整体情况。
好的医术终会被看到,这位患者在自身症状以及气色明显改善后,直接将其哥哥也介绍了过来,患者毫不犹豫的信任便是对屈冰医术最大的认可。
走到一线带去希望
屈冰多年来走在艾滋病治疗与科研一线,对免疫力低下的疾病治疗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早在2002年,屈冰就开始接触艾滋病患者,那个时候艾滋病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病症名称。跟随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专家组组长李发枝老师带领的专家团队驻村近距离接触艾滋病患者后,她才发现原来艾滋病三个字代表的是对生活的无助和绝望。
“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进村的感觉,氛围压抑让人很不舒服。”屈冰表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对人体最大的影响便是免疫功能的受损,并发症逐渐增多,经常会出现感冒、拉肚子等情况,体质也每况愈下。屈冰深入临床一线,对艾滋病的各种合并症取得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并发布了《艾滋病并肺部感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艾滋病肺部感染中医症状及证型特征分析》等多篇学术论文。
长达14年的一线救治工作,让屈冰明显感受到这类患病人群的不同,从一开始的神情恹恹到如今的言笑晏晏,患者变化的不止是身体,更是心态。“我觉得在艾滋病治疗过程中,鸡尾酒疗法(指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艾滋病的疗法)和中药的同时应用,对患者的体力和并发症改善非常显著。”
通过中医药介入治疗艾滋病的研究,不仅彰显了传统医学的精妙,更是对于患者的极大安慰。屈冰认为,能够用毕生所学对疑难病种进行探索,让遍布阴霾的生活里透进亮光,为更多人带来生活的希望,是其作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来源:中国中医药报6版 作者:李贞贞)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